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及生长发育异常疾病,其症状会因年龄(婴幼儿期、学龄期)和病情轻重有所差异,且早期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不同阶段的常见症状:
一、婴幼儿期(0-3 岁):症状隐匿但影响深远
此阶段是大脑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期,甲减症状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主要表现为:
生长发育迟缓 新生儿期:哭声低哑、嗜睡、吃奶无力(吸吮慢、吃奶量少)、对外界反应差,常被误认为 “好养活”。 婴幼儿期:身高增长明显落后于同龄儿,抬头、坐、爬、走等大动作发育延迟(如 1 岁还不会坐),出牙晚且顺序紊乱。展开剩余70% 特殊外貌 面部臃肿(“娃娃脸”)、眼睑水肿、鼻梁低平、唇厚舌大(舌头可能伸出口外),皮肤粗糙、干燥、发凉。 代谢减慢表现 体温偏低、怕冷、少汗,容易便秘(几天才排便一次),腹部膨隆(像 “蛙腹”)。 神经系统异常 智力发育落后:对声音、光线反应迟钝,表情呆滞,语言发育迟缓(如 2 岁还不会说简单词语)。二、学龄期(4-12 岁):以生长和行为异常为主
随着年龄增长,症状逐渐明显,更易被家长察觉,主要包括:
生长问题 身高增长缓慢:每年身高增长不足 5 厘米,明显矮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且四肢偏短、上身比例偏长。 青春期发育延迟:女孩乳房不发育、无月经初潮;男孩睾丸小、无变声等第二性征。 代谢与全身症状 怕冷、手脚冰凉,皮肤干燥、脱屑,头发稀疏易断。 食欲差但体重可能增加(因代谢慢,并非肥胖,而是水肿或脂肪堆积),常伴便秘。 神经系统与行为表现 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成绩落后。 性格改变:变得孤僻、不爱活动、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三、青少年期(13 岁以上):接近成人症状,但更影响青春期
除上述学龄期症状外,核心影响集中在青春期发育:
月经异常(女孩月经量多、周期紊乱或闭经)、乳房发育不良; 男孩生殖器发育迟缓(睾丸小、阴茎短),胡须、腋毛等第二性征缺如; 伴随乏力、体力差,运动耐力明显低于同龄人。家长可重点关注以下表现,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 + 超声):
生长迟缓(身高落后同龄人半个头以上); 智力或语言发育滞后(学东西慢、说话晚); 特殊外貌(脸肿、舌大、皮肤粗糙); 代谢减慢(怕冷、便秘、食欲差但体重增加)。特别提醒:先天性甲减可通过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早期发现,若在出生后 2 周内开始规范治疗(补充甲状腺激素),可完全避免智力和生长发育异常;后天性甲减(如桥本甲状腺炎导致)若及时干预,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影响。
发布于:北京市翔云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