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近期在西太平洋地区举行两场重要演习,显示出其对这一区域的重视。尽管美军近年来频繁卷入中东冲突,但五角大楼仍视西太平洋为部署重点。根据美国防部公布的计划,今年7月期间,美军将在该地区进行两场重量级演习。中国专家认为,这些演习毫不掩饰地表明“针对中国”的意图,并借机细化该地区大规模冲突的准备工作,对此需要高度警惕。
美国空军将从7月10日开始举行为期两周、规模空前的“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该演习类似冷战时期北约举行的“部队重返德国”演习,着眼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高端战争,演练“敏捷作战应用”等新型作战概念,将集中近300架战机和数千名人员进行跨战区部署。为了这次大规模演习,五角大楼在预算中专门列出了5.326亿美元。报道提到,近年美国空军在太平洋方向的大规模演习不断,如2023年5月的“北方边缘”演习出动了150架战机,“竹鹰2024”演习在12个地点部署了约150架战机,2022年的“勇敢之盾”演习则出动了超过200架飞机。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施耐德上将透露,“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将在“敏捷作战应用”架构下,全面验证战时后勤、分散动员,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之间的互操作性等实战化项目。美国空军参谋长阿尔文表示,此次演习的重要程度超过了著名的“红旗”系列战术演习,属于“跨战区”的实战演练。演习内容涉及第五代战斗机在内的美国及其盟友的战斗机中队在有争议的空域对抗复杂威胁,运输机部队在恶劣条件下运送物资并重新部署资产,指挥和控制小组借助战场管理技能指导广阔地域的复杂同步调动和作战行动。
与此同时,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主导的“护身军刀”演习将于7月13日至8月4日举行,参演总兵力达3.5万人,参演国家多达19个,相比2023年的同系列演习增加6个。该演习范围从印度洋的圣诞岛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珊瑚海,为历年之最。目前参加演习的各国军队已经陆续抵达,包括以“美国”号两栖攻击舰为首的美国海军舰队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威尔士亲王”号。今年的“护身军刀”演习新增了网络战、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课目,并测试高对抗环境中所需的后勤和保障能力。
中国专家指出,美军在太平洋方向展开的这些演习表明,五角大楼正在为该地区爆发的大规模冲突逐步细化准备工作。无论是“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还是“护身军刀”演习都展示了美军正在演练和测试针对性的新型作战概念。尽管美军试图拉拢盟友制造“人多势众”的氛围,但大多数国家并不愿意被绑上美国战车,即便是参加“护身军刀”演习的欧洲国家,一旦真正爆发冲突,能在太平洋方向投入的兵力也非常有限。
五角大楼对于这种情况也心知肚明,因此在加强演习的同时,也在加快该地区的基地建设。美国新通过的军费预算包括印太地区军事建设项目的11亿美元。美军还计划投资4亿美元升级位于关岛和帕劳之间偏远岛屿上的跑道和基础设施,并为菲律宾的7个军事基础设施投资1.28亿美元。其中关岛防御系统最受关注,五角大楼为此提出了耗资17亿美元的扩建计划,旨在加强关岛的防空和导弹防御能力。
翔云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